携手且道同归去

二次元冷逆体质无药可救,一个人清奇萌点有朋同欢

论肃宗的“不孝”

    肃宗即位后对玄宗不咋地这个事情我们大家都知道了——不是一般的不咋地,是非常的不咋地——然而根据历史记载,玄宗本来也对肃宗不咋地,所以我一直认为,他们父子冤冤相报互相伤害我等围观路人还是安心吃瓜为好【不

     然后我在一篇论文里看到了这么一段分析:“实际上,肃宗自上台伊始,就面临着巨大的伦理压力。可以说,肃宗自始至终都面临着难以解释的理论难题。唐代士人中弥漫着一种贬肃宗之不孝的气氛,比如元结、杜甫等人的作品。《太平广记》卷三三五引唐柳祥《潇湘录》“梁守威”条借小说中人物少年之口,说唐肃宗“自立不孝也,徒欲使天下怒,又焉得为天下主也”,“今日之大事已失,卒不可平天下。我未闻自负不孝之名,而欲诛不忠之辈者也”。可见肃宗负不孝之名,在当时似乎是一种普遍认识,并不局限于高级官吏和士人。”(孙英刚:《无年号与改正朔:安史之乱中肃宗重塑正统的努力———兼论历法与中古政治之关系》)

    我:?????还有这事?可是之前已经出过两个太上皇了啊,唐朝老百姓还没习惯吗?

--------------我是假装正经考证的分界线-----------------

    元结、杜甫、颜真卿等人都曾身处肃宗朝廷中枢并因为与肃宗政见相忤先后遭肃宗贬斥,加之肃宗各方面执政确实麻麻,猜想他们对这位新天子抱持一定的消极意见大约是符合逻辑的;加之肃宗对玄宗所为种种也确实颇为过分,并联系当时兵戈连年山河破碎的惨淡景象,人们因乱世而思盛世、因盛世而怀玄宗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另外,虽然李三郎晚年捅出泼天祸乱,但开天繁华却也是实实在在的功绩;在这几种因素的作用之下,再加上传统儒家“孝”观念的根深蒂固,元杜颜等人屡屡哀叹上皇之囚、敦促肃宗善待父亲之举可谓理所当然。

    但是如果一定要说“肃宗负不孝之名,在当时似乎是一种普遍认识,并不局限于高级官吏和士人。”此文则显得论据实在不足。

  作者持此观点所参考者有二文:陈璐:《肃宗继位在民间的反响》,邓小军:《元结撰、颜真卿书:<大唐中兴颂>考释》。然而二文追根溯源用于证明此事的史料只有一条,即《太平广记》卷335转引《潇湘录》“梁守威"条,兹列其全文如下:

    【唐肃宗时,安史之党方乱。邢州正在贼境,刺史颇有安时之志。长安梁守威者,以文武才辨自负,自长安潜行,因往邢州,欲说州牧至州西南界,方夜息于路旁古墓间,忽有一少年手携一剑亦至,呵问守威曰:"是何人?"守威曰:"我游说之士欲入邢州说州牧,命立功报君。"少年曰:"我亦游说之士也。"守威喜而揖,共坐草中,论以世乱。少年曰:"君见邢牧,何辞以说?"守威曰:"方令天子承祧,上皇又存,佐国大臣,足得戮力同心,以尽灭丑类。故不假多辞,邢牧其应声而奉我教也,可谓乘势因时也。"少年曰:"君如其一,不知其二。今太子传位,上皇犹在。君以为天下有主耶?有归耶?然太子至灵武,六军大臣推戴,欲以为天下主。其如自立不孝也,徒欲使天下怒,又焉得为天下主也?设若太子但奉行上皇,而征兵四海,力剪群盗,收复京城,唯抚而辑之,爵赏军功,亦行后而闻之,则不期而大定也。今日之大事已失,卒不可平天下。我未闻自负不孝之名,而欲诛不忠之辈者也。欲安天下,宁群盗,必待仁主得位。君无说邢牧,我若可说,早已说之。"守威知少年有才略,因长叹曰:"我何之?昔刘琨闻天下乱而喜,我今遇天下乱而忧。"少年乃命行,诣一大林,乃达曙,至林下。见百余人,皆擐甲执兵,乃少年之从者。少年索酒馔,同欢话而别。谓守威曰:"我授君之一言,君当听之。但回长安,必可取爵禄也。太子新授位,自贱而贵者多矣。关内乱之极也,人皆思治愿安,君但以治平之术教关内诸侯,因依而进。何虑不自立功耶?"守威拜谢而回,才行十步已来,顾之不见。乃却诣林下访之,惟见坏墓甚多。】

    故事里鬼少年说的头头是道:“今太子传位,上皇犹在。……我未闻自负不孝之名,而欲诛不忠之辈者也。

    作者云,既是稗野小说,自然颇能反映唐人心态,“父死子继,父不死而子嗣位便被视为不孝。肃宗既逆礼而行之,自必为世人所非议和唾骂了。……足见时人对肃宗继位之持否定态度”。

    这一论说,纰漏有二。

    其一,作者所谓的“时人”究竟是何时?是肃宗年间吗?这就涉及《潇湘录》成书年代的问题。已有学者根据书中所言史事推断此书最早成于黄巢起义之后的晚唐。(李剑国:《中国小说通史》,李宗为:《唐人传奇》,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不过鄙人愚见,此书或最早成书于五代。

    原因无何,《太平广记》卷303“奴苍璧”条叙李林甫家奴苍璧遇神事,其中借“殿上人”之口说“大唐君隆基,……可惜大唐世民……”云云。试问唐人能直呼本朝君主姓名吗?就算是借神君之口,只怕也有犯上不敬之嫌吧。

    当然,不管此书成于晚唐抑或五代,已是去肃宗年间百年之久,就算其中体现了时人的意志,和肃宗当时的社会舆论又有多少关联呢?

    其二,肃宗“父在子继”这一事件,真的在当时的唐朝有这么令人反感吗?退一万步说,肃宗待父的糟糕态度确实值得大加挞伐,而且假设这种对肃宗的批评一直在唐朝民间延续了上百年;然而有唐一代父在子继的现象并非个例,前有玄宗代睿宗、太宗代高祖,肃宗之后还有宪宗代顺宗。如果仅仅是因为父在子继就要被老百姓记恨百年,那这几位也应当忝列其位,怎么唐人偏偏就把“不孝”的帽子统统扣在了肃宗脑袋上呢?

    唐朝笔记小说篇章不少,浩如烟海之中只有一条论及肃宗不孝为天下人不满,是为孤证;以百年后之人语证前朝之事,是为牵强。故而此证当不立。

    当然,肃宗是唯一一个先称帝后通知玄宗的,是所谓“趁乱自立”“非礼而嗣”,其他三位还是走了禅让的正常程序,这或许才是百年之后还被人揪住小辫子的最重要原因吧。

    说肃宗朝士人因不满肃宗之为政,对其不孝之行颇多批判,应是真的;说天下扰攘俱不满肃宗为子之道,只怕有些过于夸大其词。

------------我是忍不住吐槽的分界线-------------

    陈璐:《肃宗继位在民间的反响》一文中还有这样的脑洞:“《太平广记》卷337“张勍”条讲“唐代宗时,一强盗头目张勍与冥府幽地王大战,后力不能支,便下马拜伏,幽地王亦不计前嫌,指示了他一条富贵之路,即去投归史思明,还赠予他一卷兵书”。

    艾玛好好的怎么投奔史思明这个逆贼去了呢?作者说:“可见唐人认为肃宗在‘上皇犹在’的情况下继位,是为不孝,以一不孝之人又岂能治乱安民。如此一来,肃宗之形象在民众中便大打折扣。甚至影响到了其继承者代宗。故而幽地王劝张勍归史思明军也就不难理解了。”

    代宗:???人在宫中坐,锅从天外来……

    拜托读书读完整会死吗?断章取义很有意思?这故事后面幽地王劝张勍归史思明理由是啥敢不敢说出来:“安禄山父子死,史氏僣命,君为盗,奚不以众归之,自当富贵。”

    那么大的“史氏僣命”不要视而不见好吗?幽地王的意思明明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既然是盗贼那就滚去和乱臣贼子一起混吧,毕竟皇皇大唐怎么看得上你这个盗贼呢?!【白眼

评论(9)

热度(12)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